游客
题文

2011年6月1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音乐公园内人头攒动、灯火通明,来自中国安徽省的戏曲艺术家们为当地观众奉献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随着民乐合奏《黄梅雅韵》悠扬乐声的响起,人们期盼已久的“国粹徽风——中国·安徽金曲演唱会”闪亮登场,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以“展现魅力安徽、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安徽周活动是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安徽省今年在境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性活动,旨在通过在意大利举行经贸洽谈、旅游推介、文艺演出和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安徽和意大利的友好关系,促进双方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发展,提高安徽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推动中意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1)推动文化交流的有何意义?
(2)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攻坚克难,深入持久推进重点整治,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材料二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1日,全国法院共审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案件61件,106名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无一人被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人民法院还依法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等判处了一大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
材料三某校高一学生王某因为家中开办的食品加工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被当地政府责令停业整顿的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政府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组织一帮人围攻有关政府部门。
(1)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案件。
(2)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
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
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所学公民、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
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1月4日,《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服务,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决策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材料三: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已成为越来越鲜明的时代符号。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粮神的鼓舞下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