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武幕府,原是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那么,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诗后各题。
竹枝词九首(其二)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从整首诗看,前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赏析三、四句,分析其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首联、颔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首联、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
经故内
【明】贝琼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注】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此诗作于元末,当是经过南宋朝廷的故宫遗址所作。结合诗词鉴赏相关知识,分析本诗中间两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志?这种心志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哪句诗可谓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