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一日而忘齐也报:报复
B.乃去赵魏适:到……去
C.于是屈身士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燕属:归属,从属。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齐西摧三晋观津
B.乐毅于是魏昭王使于燕使乐毅上将军
C.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先礼郭隗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事齐田单闻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
①赵人举之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 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 后 有 乐 毅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你自幼聪颖出众,刚开始学写文章,便掌握了写作的技巧,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那些了解你的各位朋友见了你,也都面带喜色的祝贺说:“您的这几个孩子,他应该是最先一鸣惊人的一个(最先成材的一个)。”可是从癸酉年科举考试以后,你忽然染上一种狂妄之气,自不量力而且仰慕古人,喜好自夸而且自满自足。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技能。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丙子这年春天,我本来不想让你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你的哥哥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伤你的锐气,我不得已勉强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竟使你遭受挫折。技能本来不佳,又怪罪谁呢?然而我暗自庆幸说:“上天或许让你厚积薄发。”又想到你一定戒止以防再次失败带来耻辱,会俯首听命,遵守规矩法度。谁知一年之中,你愈努力愈后退,愈激励你,你愈加颓废。难道你本质上不聪明机警吗?本来就没有年少就明白一切,长者糊涂不明事理的;难道是你用力不专吗?原来就听说你终日闭门苦读,手不释卷。你所做的这些,一定是你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疲乏了。就像人们所说的南辕北辙!想图进取,能不困难吗!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想探求符合古代文人的为文法则,又要适合当代文人的轨辙,只有绝世之材能够做到,明朝兴盛以来,还不多见。我小时后参加科考,狂妄自大认为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小小科举中第,就像往手上吐唾沫一样,非常容易得到。于是抛弃了原来本行,而仰慕古典。等到三年,新功未成,旧业也已经荒废。现在回忆当时所做的一切,只能招人讥笑,给自己带来羞辱。等发榜落第,然后揣摩自己的行为,衡量自己的力量,再看看前面走过的路,昼夜勤学思考,用尽全部力量,幸好成功了,可是也只是中第罢了。还未能像马一样驰骋文场,夺取锦标,获得头奖(特指夺得冠军)。现在你的才能,未能超过我,可你不俯首帖耳的吸取我的经验,而是重蹈我的过错,难道能不荒谬吗?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我们家都以诗书起家,平生刻苦磨砺自己的德行,所以留下家规给后人,自称是不敢落后于古代有名德的世家。本希望你们继承我的志向,更加发扬光大,与伊巫之类人,共同留传史册。岂止是中第,来荣宗耀祖呢!我的确是爱你很深,对你有殷切的期望,没料到你过分地看轻自己,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现在你想让我不过问你,我自认为也不应该很很的责怪呢!但是你应该好好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假使你的才能低下,不可过分强求。可是有能力做却不去做,归罪于谁呢!你已经荒谬反常,假如推卸责任,就糊涂很了。就如写字一样,我喋喋不休的教导你几年,可还是没有大的改变,这能是命中注定的吗?小小的技艺,难道不是要经过岁月的磨砺才能写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里,你一定好好思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所谓之楚而北行也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乃才可为而不为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壮:认为……有壮志。
B.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资:物资。
C.复申练兵之说申:陈述。
D.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罪:惩处、归罪。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富有科学精神的一组是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③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④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⑤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⑥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在明末危急的时代,曾多次提出练兵抵御外患,但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朝廷完全采纳。
B.徐光启历仕三朝,颇有经国济世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但政治上始终未能有大的建树。
C.熹宗刚即位时,徐光启因为意见不被采纳,志向得不到施展,请求辞职,皇帝没有答应,而是对他委以重任。
D.徐光启生前留下一部《农政全书》,在他死后,皇帝索要他遗留的著作,他的儿子把这部著作进献给皇帝。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乃才可为而不为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译文: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译文: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褚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褚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比作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⑤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
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
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
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干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
文言文断句。
修 笑 而 辞 曰 昔 者 之 举 岂 以 为 己 利 哉 同 其 退 不 同 其 进 可 也 久 之 复 校 勘进 集 贤 校 理
写出你所知道的欧阳修和范仲淹的作品各一篇。
欧阳修范仲淹
从选段中你可以看出欧阳修具有怎样的性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