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2,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虚线①和虚线②中,有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是经线。代表经线的数字代码应该是______。
(2)如果甲图中A点所在的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之一,图示部分东半球面积比西半球面积大,甲所在经线的经度为______(提示: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乙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
(3)如果甲所在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则当日北半球节气最可能是_______。乙图中地球的位置在_________处。
(4)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_________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__________产生的。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是我国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
B.地球公转到B、D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C.本次考试时,地球位于B和C之间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受到一次太阳直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板块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1)-(4)小题。

(1)图1中A、B两条河流,流程较长的是,流量较大的是
(2)从图1、图2中看出,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是因为资源和资源丰富。
(3)非洲是世界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可供出口的有(写出两种),其出口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为主。
(4)据图1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1)-(4)小题。

(1)气候主要通过反映其特点。
(2)图A的气候特点是
(3)气候A多分布于中纬地区的大陆(东/西)岸,适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气候B多分布于中纬地区的大陆(东/西)岸,适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图中影响B的主要因素是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B为,该山脉是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2)图中确定地理区域分界线A的主导依据是。区域②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3)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灾害较严重,结合延安的气候统计资料(下图),分析该区旱涝灾害突出的原因。

(4)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西安的小明乘火车沿线、京广线到广州观看了12日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小明看到了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运动员(如下图),小明通过现场解说员的解说知道了他们来自西亚,信仰宗教是

(5)京沪高铁于今年6月份投入运营,使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工业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可知,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较,沪宁杭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6)在京沪高铁线上,桥梁里程占全线长度的80%左右(如下图),全线优先采用这种"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有
①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
②节约投资成本
③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④方便沿线藏羚羊等动物的穿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2)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
(3)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宫城县附近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并简要分析原因。

(4)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河流①是,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
(5)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
(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5)某学校初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到乙村及周围进行地理野外考察,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可优先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