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德国鲁尔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但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后,曾走向衰落。后在20世纪60年代经过整治,经济再度繁荣。完成问题: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A.充足的铁矿资源 | B.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 D.丰富的煤炭资源 |
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B.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部门少 |
C.世界性钢铁过剩 | D.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以下属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的是
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②钢铁工业向东、南布局
③引进了技术精良的大型石化企业
④区内建立数所高等院校
⑤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
⑥控制排污,植树造林,优化环境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读下面“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 B.断层、背斜、向斜 |
C.向斜、断层、背斜 | D.背斜、向斜、断层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 B.东南向西北流 |
C.东北向西南流 | D.西南向东北流 |
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 B.X | C.Y | D.Z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B.②低坡度最陡 |
C.③地分布有茶园 |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 B.500米 | C.550米 | D.600米 |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
B.反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
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 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