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甲 乙 丙
(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a试管中气体是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红同学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到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D.可以用碳来代替红磷进行试验 |
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空气②铁水③水蒸气④氧气⑤高锰酸钾⑥冰、水混合物⑦糖水⑧海水⑨氮气⑩二氧化硫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世界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用好化学用语,对日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请在氧、硫、氢、镁这4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每空只要求写一个):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化学式 |
置换反应:
中和反应:
酸和氧化物反应: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b、c、d为图像中的四个点。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g。
③要使甲物质的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编号)。
Ⅰ.c>d=b>aⅡ.c=d>a=bⅢ.c>a>b=dⅣ.c>a=b>d
(用化学式填空)在饼干袋中放有一包标有“请勿食用”的干燥剂,这一干燥剂是;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可用作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