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胚胎发育中,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囊胚、桑椹胚、原肠胚三个阶段。 |
B.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原肠胚时期 |
C.治疗性克隆所用的技术名称是核移植技术,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
D.哺乳动物的胚胎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它只能由早期胚胎分离出来 |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 |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
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 |
F1 |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
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形,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3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三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如图是某红眼果蝇细胞分裂示意图,若图中的a与一只异性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d与异性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为( )
A.白眼雄果蝇 |
B.红眼雄果蝇 |
C.白眼雌果蝇 |
D.红眼雌果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