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
(2)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 。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由α和β两条肽链组成)和膜蛋白B(由两条T肽链组成)表达。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A 蛋白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则A蛋白形成过程中共产生_______分子的水。
⑵其中基因A和B共同控制花色遗传,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假设花色与两对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蛋白质 |
A、B同时存在 |
只有A或者B |
没有A、B任何一个 |
花色 |
红花 |
蓝花 |
白花 |
若将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开蓝花的纯合植株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2分)
⑷已知一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现要确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应选择开白花的植株与之杂交。请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藻是生活在海水中的绿藻。某研究小组以盐藻为材料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提供的试剂有:0.62mo1/L NaCl溶液(近似海水盐度)、 2.0mol/L NaCI溶液、3.0mol/L NaCl溶液、CO2缓冲液。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右图所示装置3套,分成甲、乙、丙三组, 处理如下表所示:
组别 |
C烧杯 |
D烧杯 |
甲组 |
一定量的盐藻+0.62mol/L NaCl溶液100mL |
30mL CO2缓冲液 |
乙组 |
等量的盐藻+2.0mol/L NaCl溶液100mL |
① |
丙组 |
等量的盐藻+3.0mol/L NaCl溶液l00mL |
② |
第二步: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记录有色液滴移动的情况,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①是。若乙组由于瓶内气压升高使得有色液滴右移,则瓶内气压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三组有色液滴右移的刻度读数为:甲>乙>丙,则说明NaCl溶液浓度对盐藻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在其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包括____ _ 和____两个阶段。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化合物含量将____。请写出在类囊体薄膜上与能量转化有关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请回答:
步骤 |
组别 |
|||||
甲 |
乙 |
丙 |
||||
A试管 |
B试管 |
C试管 |
D试管 |
E试管 |
F试管 |
|
1.加入底物 |
5ml |
- |
5ml |
- |
5ml |
- |
2.加入酶液 |
- |
5滴 |
- |
5滴 |
- |
5滴 |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 |
9℃ |
9℃ |
? |
? |
65℃ |
65℃ |
4.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
5.检测 |
? |
? |
? |
注:“-”表示该步不处理。
(1)步骤1应选择(H2O2溶液/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理由是。
(2)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_______0C。
(3)步骤5应选用(斐林试剂/碘液/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右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________。
下图为某动物肠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填序号)。
(2)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填序号)。
(3)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填名称)。
(4)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填序号)。
(5)图中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