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a城市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a城至今能够保留大量的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
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 |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
D.尽量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题。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 B.山麓冲积扇 |
C.沙洲 | D.三角洲 |
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图2),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图2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 )
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 B.丙 | C.乙 | D.丁 |
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A.甲 | B.丙 | C.乙 | D.丁 |
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题。
项目 |
1966年 |
1975年 |
耕地面积(万亩) |
60 |
65 |
森林草地面积(%) |
18 |
10 |
气温年较差(℃) |
32 |
35 |
年降水量(mm) |
450 |
380 |
水土流失范围 |
小 |
大 |
粮食平均亩产(Kg) |
160 |
145 |
人口(万) |
30 |
34 |
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 | D.土壤污染严重 |
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