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常常用上网来调节自己紧张的学习情绪。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自从认识网友小刚,开始浏览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且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之后,他再无心学习,满脑子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他开始流连网吧,夜不归宿,还沾染上了抽烟、赌博的习惯,最终因与小林一起参与抢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参与抢劫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答:
(2)为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你想对未成年人说些什么?(5分,至少三个方面)
答:
2011年5月9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四车追尾、
三人受伤。5月17日,法院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判处其拘役6个月,处罚
金4000元。庭审时,高晓松说,我愿意接受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制裁,今后做一个遵纪
守法的公民。
(1)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的什么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有人认为,明星犯罪与他们的法治意识淡薄有关。所以,实施上述方略的基本要求就是,广大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下表为某校初中学生调查统计的“与父母沟通情况”部分数据:
调查内容 |
所占比例(℅) |
|
男 |
女 |
|
认为父母管得太严 |
64 |
65.8 |
与父母沟通有障碍 |
48.7 |
37.2 |
不会把秘密告诉父母 |
81.8 |
83.3 |
材料二:七年级1班的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却说:“我上课迟到了、课堂上说悄悄话、作业字迹有点潦草,他就狠狠批评我。他太严格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对于小王的话,同学们议论纷纷。甲同学认为,老师应具有宽容的美德,不应对学生过于严格;乙同学认为,老师就应该严格教育学生,不能对学生宽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针对材料中甲、乙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材料一:有一年,美国某大学有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学历等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学校做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27%的人无目标,3%的人有清晰长远的目标。25年后,跟踪调查后结果是:3%的人,25年朝一个方向努力,成为成功人士。27%的人,因为生活无目标,过得不如意,整天抱怨生活。
材料二:八(1)班同学在“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主题班会中,就如何实现目标展开热烈讨论。甲同学认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的是坚强意志;乙同学认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的是保持乐观的心态。
(1)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请选择甲、乙同学中一方的观点,运用所学意志和保持乐观心态的知识进行评析。
生活中不同的人对于宽容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认为: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6月8日,贵州省纳雍县发生了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高考团伙作弊案,涉 案人员多达18人。经审查,纳雍县某中学参加高考的左某、王某、李某等考生合谋作弊,他 们找人冒名参加高考,专门抄题带出场外,送给在外等侯的教师快速解答考题,然后再用手 机将答案传进考场。6月23日,贵州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责成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涉案人员 进行处理,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6月25日,贵州省教育厅通报了这起案件, 对涉案的8名考生作出“当次参加高考的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和“开除学籍”等不同程度 的处分。
请你从责任的角度,谈谈从上述案件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