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 |
B.于嗟女兮于嗟:叹息,“于”通“吁” |
C.女也不爽不爽:指不爽快 |
D.靡室劳矣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 |
选出对有关诗句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诗通过对男、女双方对爱情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态度的描述,奉劝年轻的女子千万不要沉溺于情爱之中,否则将会追悔莫及。 |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句诗中女主人公含蓄地表露了对丈夫过分行为的不满,淇水河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作为一个丈夫做事怎么能没有一定的限度而由着性子任意而为呢? |
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句诗写出了女主人公静下心来思考的情状,表现出她对自己一生的深刻反思,显示出她对有着相同不幸遭遇的妇女们的深切同情。 |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种长歌当哭般的呼号,既是“我”从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惨痛教训,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充分显示出“我”对一去不复返的以往情爱的深重痛惜与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 |
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从格律形式看,这是一首。王维是盛唐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有特别的韵味,苏轼评价其诗的特点是“”。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请赏析颔联“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的写景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④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登石壁精舍①林鸿
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②。潭影漾秋白,枫林鸣晚红。
涧空啼鸟寂,地僻野泉通。欲辨来时路,苍茫翠霭中。
【注】①“精舍”,隐士居处。或僧道居住和讲学之地,石壁精舍,建于公元四世纪,在今浙江上虞县境内。②梵王宫:佛教庙宇,此指石壁精舍。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答:。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