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⑴我国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⑵中国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边外交活动------
⑶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⑷“杂交水稻之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
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流传的一句话
(1)根据材料1图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6分)
A.北宋(年---1127年),由赵匡胤(宋太祖)建立,以为东京作都城; |
B.辽朝(916年---1125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被朝所灭; |
C.西夏(1038年---1227年),由族的杰出首领元昊建立,都城兴庆; |
D.金朝(1115年---1234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都城会宁。 |
(2)材料2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3)材料3中的金军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岳飞抗金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1+1,2分)
(4)岳飞班师后,宋金议和后局面形成,双方以哪条线作为分界线?(1+1,2分)
(5)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辽、宋、金、西夏时期的政治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基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引自《基本国策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国?
(2)此材料是个什么性质的文件?
(3)该国当时“内外的形势”有什么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突然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
材料二: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跪下,表示沉痛哀悼、负疚和赎罪。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在哪国?当时该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2)勃兰特为什么要下跪?这说明了什么?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材料引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部法律: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则、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的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
(2)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规定的最高工时、最底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
材料二: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的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的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我们惟一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体现出罗斯福站在哪一阶级的立场上?他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感到“恐惧”、“害怕”的是什么?
(4)材料三这段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