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战斗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 在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②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 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12月3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15年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这说明国家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B.能够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
C.能够有效调节供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D.是实现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重要手段 |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决定体现了()
①劳动报酬比重的不断提高②初次分配能提高效率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说明()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B.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