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2011(重庆)中华红歌会在重庆奥体中心开幕,场内外超过10万名演员和观众共同演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而又广为流传的歌曲。中华红歌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②引领社会风尚,杜绝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③打造良好文化环境,陶冶个人情操
④立足群众需求,推动大众文化建设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9年3月20日,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近年来,山东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入选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作品的创作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贴近民生、反映时代,“精品工程”体现了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层次。这说明
①直面现实生活,是文艺的重要使命②不断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③贴近民众,满足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成为检验文艺创作的标准 ④文学艺术创作要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继承传统文化应
|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D.海纳百川,熔铸百家 |
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
|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既突显文字、戏曲、丝路、礼乐、书法、太极等“中国元素”,又与奥运精神相对接,与“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对接,与现代文明对接。这表明了
① 文化需要继承和创新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 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 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 B.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
| C.异彩纷呈、一脉相传 | D.薪火相传的继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