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
|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
|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 |
|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
| 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 |
|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
|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
| 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
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不尽相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
|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
|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
大熊猫常被作为友好使者运送到国外,其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紧张等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属 于神经调节 |
| B.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
| C.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等特定的 靶细胞 |
| D.大熊猫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下降再恢复 |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
|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
|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