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 | 世袭制 | B. | 分封制 | C. | 科举制 | D. | 郡县制 |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那么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 B.“一国两制”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南京解放和改革开放 |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图一 黄埔军校图二 南昌起义图三 重庆谈判图四大决战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B.国共关系的变化 |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它无疑是中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巨变之一,它使古老的中国人从传统走向近代,从愚昧走向科学,从专制走向民主……总之,这场从武昌燃起的烈火瞬间烧遍了古老的中国,说明它正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呼声。”材料中说的是这场革命给中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时代的要求 |
B.经济上:民族工业从此诞生 |
C.思想上:帝制已成为历史,民主是时代的需要 |
D.文化上:从传统习俗迅速向近代化转变 |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