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单位:百万千焦)
| 种群 |
同化量 |
净同化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分解者 |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 甲 |
|
|
65.5 |
3.0 |
15.0 |
41.5 |
| 乙 |
14.0 |
5.0 |
|
0.5 |
2.0 |
2.5 |
| 丙 |
2.0 |
0.6 |
1.4 |
微量(不计) |
无 |
|
A.种群甲、乙、丙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乙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14.0百万千焦
C.能量从种群乙到种群丙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甲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该实验结果不支持的实验结论是
| 步骤 |
方法 |
观察结果 |
| 1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泡少且小 |
| 2 |
常温下加铁离子 |
氧气泡稍多且小 |
| 3 |
常温下加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极多且大 |
| 4 |
常温下加入煮沸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少且小 |
A.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和性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导致酶的活性丧失
下列各选项中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则前、中、后三项对应错误的是
| A.淀粉、碘液、蓝色 |
| B.脂肪、苏丹Ⅳ、橘黄色 |
| C.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
| D.染色体、龙胆紫溶液、紫色 |
细胞核中控制合成的RNA进入细胞质以及细胞质中合成的酶等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 A.核膜 | B.核孔 | C.胞间连丝 | D.内质网 |
下列有关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 |
| C.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
| D.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体内含水量不同 |
| B.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水的含量不同 |
| C.在寒冷的冬天,冬小麦体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相对较高 |
| D.在植物种子保存过程中,要通过最大限度脱去自由水来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