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病 |
B.不含致病基因也可导致遗传病 |
C.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与环境关系不大 |
D.染色体结构改变可导致遗传病 |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伴随新物种的形成 |
D.物种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实现的 |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
C.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辐射诱变 |
D.培育无籽西瓜可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