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钢球质量 m/kg |
抛出点离地 高度h/m |
水平抛出的 速度v/(m/s) |
落地时间 t/s |
落地点与抛出点 的水平距离x/m |
1 |
10 |
2 |
1 |
0.64 |
0.64 |
2 |
20 |
2 |
1 |
0.64 |
0.64 |
3 |
10 |
2 |
2 |
0.64 |
1.28 |
4 |
10 |
4 |
2 |
0.91 |
1.82 |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⑵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⑶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⑷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 有关,与 和 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 和 有关”的实验结论。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 ; 。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明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1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石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 ml。
(4)根据他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 g/cm3。
(5)按照小明设计的方案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 。
(6)针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办法:
步骤① ;
② ;
③ 。
根据你的改进办法,测出石油的密度的表达式ρ=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3)若实验过程中另一探究小组的小明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她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烛焰的像 ;(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