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了某生物体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被32P标记
的条数是 ( )
A.0条 | B.6条 | C.12条 | D.以上都有可能 |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
D.该生态农业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
纽约哈的孙河的鱼因通用电气公司在1947年至1977年间排放的化学物质多氯联苯而遭遇生存大危机,但近年来调查发现哈的孙河河底的鳕鱼完全不受多氯联苯的影响。对比来自加拿大的鳕鱼发现,哈的孙河的鳕鱼都出现了AHR2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排入哈的孙河的多氯联苯诱导鳕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AHR2基因 |
B.加拿大的鳕鱼与哈的孙河的鳕鱼基因库已经有明显的差异,属于不同的物种 |
C.AHR2基因的产生,改变了河底和鳕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
D.若通过治理,消除多氯联苯污染,哈的孙河鳕鱼种群中AHR2基因频率将会迅速降低 |
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类群数(类/m3)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
365 |
665 |
750 |
l 983 |
2490 |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