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绳上质点P位于其平衡位置下方2cm处,质点a和b正位于各自平衡位置上方2cm处。振幅为4cm。此时,质点P正向下运动,则
A.质点M为波源 |
B.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一定到达其平衡位置的下方 |
C.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a一定到达其平衡位置 |
D.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一定到达其平衡位置 |
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 cm,振动周期为0.4 s,振动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若质点在平衡位置O向上振动0.2 s后立即停止振动,则停止振动后又经过0.2 s的时刻的波形可能是图中的( )
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所示,则( )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
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
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
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
受沿线焚烧秸杆产生烟雾影响,高速发生多起多车辆追尾事故。假设髙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 v0=30m/s.距离s0 = l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t=6s时两车等速 |
B.t=6s时两车距离最近 |
C.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90m |
D.两车0-9s在内会相撞 |
一位同学在某星球(g≠10m/s2)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 |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s |
0 |
2 |
4 |
6 |
v/(m•s-1) |
0 |
8 |
12 |
8 |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9 m/s
B.t ="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 =10s的时刻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