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频率的紫外光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
图。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二者在同一坐标图中,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下图11中的
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6×10-27kg,一个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α粒子,核反应方程为H+
Li→2
He。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α衰变 |
B.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 |
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
D.因为题中给出的是三种原子的质量,没有给出核的质量,故无法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 |
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 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
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 |
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
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时,其内部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
D.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
D.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 |
一列简谐横波,A为振源,在B点刚开始振动时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数据单位都是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振源A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下 |
B.从振源A开始振动到形成如图所示波形,经过时间为1.6s |
C.此后再经过0.2s,振源A到达波峰 |
D.从M点开始运动到如图所示时刻,M通过的路程为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