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解析题
在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经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1)、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一次重大变动,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体系,你知道这个体系是什么吗?
(2)你知道“冷战”一词的含义吗?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呢?
(3)今天的世界格局是什么呢?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和平崛起,是每位炎黄子孙的心愿。作为当代中学生,谈谈你将如何肩负这一历史使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抓住有利时机……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何举措?(举出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

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抱负。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兴,清朝灭;总统兴,皇帝灭;……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模仿材料一体例续写这场革命在其它方面还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革命为什么尚未成功?
(3)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密切的合作者。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抱负?

如图,历史地图记载着前人的足迹,历史书籍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这条商路形成于何时?对当时中国有何积极作用?
(2)图二与图一有何联系?这部书对欧洲哪一事件产生了影响?
(3)上述材料与问题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先后开展了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部门?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谁被誉为“发明大王”?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什么为核心标志?试举一例我国近几年来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4)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说明了什么道理?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对内实行法西斯暴政,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试举德国法西斯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史实一例。
(3)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4)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这一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随着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的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