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如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____,它位于基因的首端,是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GFP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不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且对细胞无毒性,因此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________。
(3)目前科学家们通过________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该工程是直接改造GFP分子,还是改造GFP基因?________。该工程的基本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的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是
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
器官或细胞)
(I)A器官是 ,细胞C是 。
(2)H.N,侵人人体细胞后,被____细胞识别,这种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实现的;大脑皮层与结构A器官之间是通过信息分子 实现联系的,A器官与垂体之间通过信息分子 实现联系。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____。
(4)神经调节的优势是 ;体液调节的优势是____;免疫调节通过防卫、 、_ ___功能的发挥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三种调节的协调配合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
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___ ,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____ 。
(2)当实验过程中澄清的石灰水溶液逐渐变浑浊时,____(填“是”或“否”)能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原因是____。
(3)两实验装置在设计上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可能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请给予修正。有人对装置甲的作用能否达到预期作用表示疑问,请给出修正措施 和预期结果 。有人说装置乙锥形瓶中的空气可能影响酵母菌的呼吸,请给出修正的措施 。
下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胞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 ;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___ ,(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该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 ,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是(填序号)。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容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 可以,比如____(物质名称,答一种即可)可以通过该结构。
(3)该细胞内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和____,研究表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结构核仁也很发达,是因为其具有 的功能。
(4)若该细胞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最先检测到18O 的细胞器是____。
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下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图中 (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 的伸缩性大。在⑤中发现与外界相同的蔗糖溶液,这说明细胞壁具有 。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填图中标号)。
(2)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填图中标号)。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填图中标号)。
(4)图①和图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