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1)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改变可以通过____来实现。
(2)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多少,可推知黑藻____变化情况。
(3)当台灯与黑藻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将KHCO3溶液的浓度由1%改为0.5%,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明显减少,分析其原因是____ 。
(4)请为上述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 。
Ⅱ (12分)右图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夏季晴天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D点表示大棚内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等于____________
(2) 据图分析,蔬菜在24小时内______ (能、不能)积累有机物。大棚内每天要适当通风,以补充______,否则蔬菜将不能生长。
(3 )已知在自然情况下,温度在200C - 400C时,光饱和点(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均在30000 Lx以上。现已测得大棚内E点时光照强度为8OOOLx,温度为250C,F点时光照强度另20000LX,温度为380C。欲证明图中EF段较DE段CO2浓度降低减缓,主要是受温度而不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有人利用下面装置予以验证,请将实验处理补充完整。
实验1小时后,测定四组装置内CO2浓度,若分别为a、b、c、d ,且它们之间数量关系为______ (用字母和=、<、>表示),则说明影响EF段CO2浓度降低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1)该杂交实验表明,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 定律。若对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那么培育的植株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2)F2的白花植株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
(3)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概率是 。
(4)用F1粉花与F2杂合红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花色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仍为黄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 种配子。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可能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 ______ ”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 、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___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用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DNA复制时 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甲的细胞可产生干扰素,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丙为细菌模式图。
(1)甲和乙的细胞都属于________细胞.从图中看,与丙细胞结构主要区别是甲和乙的细胞都有_______。
(2)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多选)
A.甲细胞线粒体多 | B.甲细胞核糖体多 |
C.甲细胞核孔多 | D.甲细胞核仁大 |
(4)从甲图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
(5)某研究者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丙,并从丙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①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②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应设置一系列包含55~65℃的_________,分别测定酶的活性。
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易腐烂问题,引进果酒、果醋生产线进行葡萄的深加工,获得了较好效益,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在筛选菌种A时,需要在接种前用______法对葡萄果汁进行灭菌。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的方法。
(2)在纯化菌种A时接种了5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并培养。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推测出现平板乙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其余的甲、丙、丁、戊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180、220、480、200,则样品中菌种A的数量为_________个/mL,用该方法统计的结果,一般_______(低于、高于)实际值。
(3)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_________保存备用。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③⑥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填选项序号)
A.神经递质 |
B.载体蛋白 |
C.激素 |
D.血红蛋白 |
E.呼吸酶
F.抗体
(2)当血糖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 细胞分泌胰岛素。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 ,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④表示侵入内环境的SARS病毒,人体在免疫过程中产生淋巴因子的是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