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
下图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的排尿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DH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B.水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C.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则A、B、C分别表示“+”“-”“+”
D.图乙中A→B结果的调节是ADH合成、释放量增加所致
下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
名称 |
合成场所 |
生理作用 |
|
A |
神经递质 |
传入神经元 |
引起骨骼肌的收缩 |
B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下丘脑 |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
C |
抗利尿激素 |
垂体 |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
D |
胰高血糖素 |
胰岛A细胞 |
促进肝糖原分解 |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下面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 ;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是
A.不偏转,M与P或Q点重合 | B.偏转,M在PQ段之间 |
C.不偏转,MP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 | D.不偏转,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 |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
②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12
③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④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