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并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1: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1804年-1927年从10亿到20亿123年,到1960年增长到30亿用了33年,到1974年用了14年增长到40亿,到1987年13年增长到50亿,到1999年12年增长到60亿。
材料2:2011年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联合国定10月31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
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图: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___(快/慢),请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读材料3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材料3图中,①处居民以________人种为主,⑥处居民以___________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__________人种为主。
(6)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是下列哪些地区( )
A.欧洲一些国家 | B.北美洲国家 |
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正确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的是( )
A.东高西低B.南高北低
C.东北高,西南低D.西北高,东南低
(2)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3)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
(4)若B山顶气温为20 ℃,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
(3)图中C大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的代号是______。
(4) 自2011年2月3日起,“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演出,这也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非洲。图中字母表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的大洲是_______。“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到达的A与B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5)图中F是 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
(6)挪威科学家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11年全球所有国家在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
过程中一共向大气排放了近382亿吨二氧化碳,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亿吨,这相当于每秒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1 100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 (升高或降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___,图中A、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2)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3)以上两题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受 、 因素影响明显。
(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 (多于或少于)大陆西岸年降水量。
(5)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____________(纬线)附近地区。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A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主要分布在 (纬线)附近;B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主要分布在大陆 岸,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地。
该图是我国某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时段内,降水量 ﹝大于,小于﹞蒸发量。
(2)乙时段内,降水量 ﹝大于,小于﹞蒸发量,这种情况下出现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