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 B.42只 | C.92只 | D.160只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
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 | B.竞争 |
C.捕食 | D.共生 |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特征(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
B.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 |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