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 | B.经济实力 | C.资源优势 | D.军事实力 |
下表是某个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的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表格中数字序号处相对应的人物分别是
类别 |
典型事例 |
典型人物 |
建国篇 |
独立战争 |
① |
统一篇 |
美国内战 |
② |
富强篇 |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
③ |
称霸篇 |
推行“冷战”政策 |
④ |
A.①华盛顿②林肯③爱迪生④杜鲁门
B.①林肯②华盛顿③卡尔·本茨④杜鲁门
C.①华盛顿②林肯③爱迪生④罗斯福
D.①林肯②华盛顿③卡尔·本茨④罗斯福
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 B.巴黎公社 | C.中共“一大”召开 | D.俄国十月革命 |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真实的现实。他是
A.达尔文 | B.牛顿 | C.爱因斯坦 | D.普朗克 |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C.改革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 |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