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最近,“铬超标胶囊”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铬的毒性与其价态及含量有关。铬常用作合金的生产原料,铬元素也是哺乳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图是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1)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2)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 6H2SO4 ="==2" Cr2 (SO4)3(绿色) + 2CO2↑+ 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Cr2 (SO4)3中Cr的化合价为    
(3)据此信息,就物质或元素的安全性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  

(2)试剂X是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一种用途是: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幼儿及青少年缺  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5)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  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40℃,完全燃烧了0.15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需吸收  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J/m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