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做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 Na反应的产物。
⑴提出猜想:CO2与 Na反应可能生成四种物质:C、CO、Na2O、Na2CO3
⑵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⑶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①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试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向A中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的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有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                         

将D中白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产物中还有
              

 ②实验反思:  
Ⅰ.实验记录Ⅱ中,E中出现浑浊后埔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Ⅱ.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Ⅲ.检验第四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将D中白色固体加入试管中,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一般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水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选代替水吸收产生的气体效果会更好。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说明一氧化氮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B.碱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若假设3成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写出一条)。

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尼龙材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尼龙材料一定含C、H、N三种元素。
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D中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E中玻璃管中放入的尼龙试样碎屑质量为3.5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则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油条是人们喜欢的早点,中国油条的传统加工配方是用明矾(KAl(SO42)作为膨松剂,明矾常引起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问题,现在的膨松剂常用臭粉(碳酸氢铵)、小苏打。
(1)油条中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和
(2)“铝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中的铝是指(选填“原子”或“元素”或“单质”)
(3)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铵、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②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浓硫酸可用于吸收氨气。
③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作干燥剂,和二氧化碳反应,不与氨气反应。
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红色石蕊试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

继续充分
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为(写出化学式)。
实验II:探究产生气体的量
①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为足量)。

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实验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若没有装置A,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填字母序号) 的连接顺序为对调。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盛有浓硫酸的试管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若该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36g,则同时共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有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