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 (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 。
(2)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等物质组成,为鉴别它们所做实验的实验过程及现象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一定不含有.(用化学式表示)
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①、写出标号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某固体NaOH样品可能混入Na2CO3、Na2SO4、(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A能使无色酚酞变为________________色。
滤液D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一个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混进的物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该样品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右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C的化学式为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A和稀硫酸、双氧水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 。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气体X的化学式为。
(2)滤渣是废弃物,水洗的目的是;检验滤渣是否洗净的试剂若是用碳酸钠溶液,则利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剂若是用硝酸银溶液 ,则可能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此沉淀的直接来源可能有个。
(3)操作Y的名称是,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4)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
A.30℃水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