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
B.下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NaHCO3,说明酸性:H2CO3>C6H5OH>HCO3— |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制备乙酸乙酯 |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Cl2,并吸收多余的Cl2 |
D.装置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转移液体 |
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重116g,充满CO2时重122g,充满某气体时重132g,则该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 B.64 | C.32 | D.44 |
取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投入足量的水中 |
B.将钠用耐热塑料薄膜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
C.将钠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
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
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且不考虑2NO2N2O4。最终液体充满了烧瓶,则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
A.![]() |
B.![]() |
C.![]() |
D.无法计算 |
NO2、NH3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N2和H2O,则原混合气体中NO2、NH3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A.2:4:1 | B.1:1:1 | C.2:1:2 | D.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