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分别是( )
| A.化学键,化学键 | B.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
| C.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 D.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十4OH一=Mg(OH)2 ↓2H2O+2CO32— |
|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显酸性:Ba2++OH-+H++SO42-=BaSO4↓+H2O |
C.少量C12通入水中:Cl2 +H2O 2H++C1O-十C1- |
| D.酸性高锰酸钾可使草酸溶液褪色:2MnO4-+5C2O42-+16H+= 2Mn2++ l0CO2 ↑+8H2O |
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4 |
| B.1 mo1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2 mo1NaOH反应 |
|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既可以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花生油都是油脂 |
| B.碘元素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
C.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51的铯原子:![]() |
D.CO2的电子式:![]() |
关于下列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I表示:反应I2(g)+H2(g) 2HI(g) ΔH<0发热v-t关系,其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
| B.图Ⅱ表示: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40.00 mL 0.1000 mol·L-1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其中c(CH3COOH)=0.1000mol/L |
C.图Ⅲ表示: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体系中,N2O4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变化关系,其中△H<0、P1<P2 |
| D.图Ⅳ表示:25℃时,分别稀释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与氨水时的pH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氨水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l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
|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4)2CO3②NH4Cl ③(NH4)2Fe(SO4)2中,c(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 |
| C.25℃时,pH=4的KHC2O4溶液中:c(HC2O4-)>c(H2C2O4)>c(C2O42-) |
| D.CH3COONa溶液和盐酸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