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的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共15分)
请分析并回答:
(1) 该试验的课题是:
(2) 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 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 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3) 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 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 __。
(4) 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 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 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 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 ____。
(6)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 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 ______。
(8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D表示信息分子,①②表示
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3)A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___________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信号,下丘脑兴奋,通过___________调节,引起骨骼肌战栗。
(7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
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丙代表___________,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功能。
(2)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乙中B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表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调节。
(11分)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下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
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 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___________,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_________,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4)某同学想以新鲜的黄瓜幼苗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优质黄瓜的种苗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6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他们发现并解释了囊泡如何精确释放内部物质到细胞表面。下图为羊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上述酪蛋白乳糖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线粒体等,研究物质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投送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物质投送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细胞是癌细胞,则细胞膜组成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相对应([ ]中填“甲”或“乙”,下同)。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心脏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 ]的活性。
(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根据下列实验设计进行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
c.一段时间后测定。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
b.若两组植株对K+的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明显乙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