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14 | B.15 | C.16 | D.17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⑤ | D.②⑥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⑦用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⑧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⑥⑦ | D.②⑤⑥⑧ |
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 |
B.不慎将汞滴落到桌面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
C.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一些Na2CO3溶液放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D.用瓷坩埚熔化氢氧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