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仅用它就可以得到抗病毒植株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新技术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 A.运动言语区 | B.书写言语区 |
| C.视觉言语区 | D.听觉言语区 |
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微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d表示神经与骨骼肌连接的区域(属于突触的一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 |
| B.d内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c处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
| D.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正电荷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
|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
|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
|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