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分别与哪几个条约的哪一项规定有关?
(2)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
(4)导致老人历尽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先生”是谁?
(2)“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 |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____________。 |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 |
D.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3)如何理解材料中的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仔细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如图名为“魂牵梦绕”的漫画,反映的是2009年二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时中国人的感受。
(1)如图漫画中的“我”何时离开家?哪一战争使“我”离开家?
(2)“我”离开家,见证了哪两个侵略者的罪行?2013年6月,“我”已回家。对于我的“离家”与“回家”你有什么感想?
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美国家的社会在发生巨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巨变的含义是什么?
(2)社会的巨变总是伴随着思想的更新,为欧美国家巨变奠定思想基础的是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列举能够体现该运动指导思想的一例文学作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
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
请回答:
(1)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何时?
(2)1689年,英国人为了限制王权,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它使英国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这是欧洲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受此影响,18世纪一个新的美利坚合纵国诞生了,请写出美国建国的标志和独立的时间。
(4)18世纪,法国人用“主权在民”取代了“主权在君”的思想,请写出反映该思想的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颁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