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了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九一八事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某班同学在复习课上罗列了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有关事迹。你认为他们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民主与法制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