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分子大小的油膜实验中,下面的假设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
A.油膜中分子沿直线排列 |
B.油膜为单层分子且都是球形 |
C.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它们间的间隙可忽略 |
D.油膜的体积等于总的分子体积之和 |
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进行第一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约为6.4km。假设地球是一半径R=6400km、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蛟龙号”在最大下潜深度处的重力与海面上的重力之比约为
A.999/1000 | B.1001/1000 |
C.10002/9992 | D.10012/10002 |
如图所示,O是半径为R的正N边形(N为大于3的偶数)外接圆的圆心,在正N边形的一个顶点A放置一个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其余顶点分别放置带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未画出)。则圆心O处的场强大小为
A.2kq/R 2 | B.3kq/R 2 |
C.(N-1)kq/R 2 | D.Nkq/R 2 |
如图所示,电阻可忽略的平行导轨MN与PQ,闭合导线环H与导轨在同一水平面,有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金属杆AB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并沿导轨在aa′ 与bb′之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OO′,当H中沿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最大时,AB杆应处于
A.向左经过OO′时 | B.向右经过OO′ 时 |
C.aa′ 位置 | D.bb′ 位置 |
如图甲,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五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m,t=0时刻,O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点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当O质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P点刚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振动1.5s后,Q点和Q′ 点开始振动 |
B.当Q′点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O点通过的路程为15cm |
C.t=15s时,Q点振动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
D.若O质点振动的周期减为2s,则沿绳传播的波速增大为22m/s |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在两板间的P点固定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现将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使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
B.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保持不变 |
C.固定在P点的正电荷电势能增加 |
D.P点的电势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