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②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③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分离
④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⑤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液中,片刻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⑥苯与溴水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
⑦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⑧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溶液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A.4句 B.5句 C.6句 D.7句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结果正确的是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mL 0.02mol·L—1 HCl溶液与10mL 0.02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7
C.在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类推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NH4Cl加热分解只生成HCl和NH3,NH4I固体加热分解也只生成HI和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 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足量的CO2气体通入Na2SiO3中可生成NaHCO3;足量的CO2气体通入苯酚钠中也生成了NaHCO3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T℃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mim-1
B.在(t1+10)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1mol·L-1A、0.3mol·L-1B和0.4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1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 NH4+OH=NH3↑+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新华社报道:放射性物质钋(Po)—210造成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原子序数为84的钋,是1898年居里夫妇在处理沥青铀矿时发现的。下列有关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26
B.钋(Po)—210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42
C.钋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D.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