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
D.“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
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原因 |
结论 |
A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
B |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C |
乙醇是电解质 |
乙醇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
D |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
已知化合物(硼氮苯)与
(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6 | B.4 | C.3 | D.2 |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球棍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烃X的分子式为C5H4 |
B.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两种 |
C.1mol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
D.X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已知A的分子式为C4H8O2,它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产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
B.E的分子式为C2H6O |
C.A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
D.C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生成 |
在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甲基受苯环的影响而易被氧化 |
B.苯环被KMnO4所氧化而破坏 |
C.甲苯中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原子数多 |
D.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同时被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