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易生锈 |
铁、杂质碳和水膜形成了原电池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其蒸汽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C—CH3 | B.CH2=CHCH3 | C.![]() |
D.![]() |
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 B.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 |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 D.1mol苯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目前,世界上已合成了几百种有机超导体,TCNQ是其中之一。TCNQ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TCNQ说法错误的为
A.分子中所有的氮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B.属于芳香烃 |
C.分子式为C12H4N4 |
D.该物质难溶于水 |
有资料报道,前几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了“毒油”。所谓“毒油”,是指混有汽油的食用油,不能食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
B.汽油只能由石油分馏得到 |
C.可用静置后看其是否分层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汽油 |
D.汽油中烃分子内所含碳原子数为5~11 |
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CH2与![]() |
B.![]() |
C.甲苯和二甲苯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