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
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看山家,野鹿晓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本曲一、二句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
(2)从曲中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汪 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张世南《游宦年纪闻》说:“此诗一出,为诗社诸公所称。”可见其表现力。请赏析诗中“笑”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3分)
答: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共8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湖上梅花歌(第二首)
王稚登
山烟山雨白氤氲,梅蕊梅花湿不分。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1)诗人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2)请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独特艺术构思。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