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自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1月11日,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据此完成问题。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国务院就校车安全条例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这一做法表明( )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B.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
C.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D.政府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
装一半水的玻璃杯到底是半满还是半空?面对第一组受试者,研究人员从装满水的4盎司玻璃杯中倒出2盎司水,69%的受试者会认为玻璃杯“半空”;面对第二组受试者,研究人员用一只空玻璃杯倒进2盎司水,有88%的受试者会说玻璃杯是“半满”。试验表明:尽管玻璃杯的容积和最终的水量没有任何区别,但人们的看法却大不相同。这说明()
①认识是纯主观性的感知 ②认识受主体主观倾向影响
③认识受客观场景变化左右 ④借助技术手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最近,某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中蕴涵
的哲理有()
①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③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 |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子曰:“学而时习(演练,练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更深刻理解知识 ②学习是实践的重要目的与归宿
③学习他人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一学生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发出感慨: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你认为他的观点()
①错误。没有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错误。没有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有道理。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④错误。这一观点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是从主观想象出发的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