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27%,并测得DNA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A.28% | B.27% | C.18% | D.9% |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核糖体 | B.细胞质 | C.细胞膜 | D.核酸 |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 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将两株同等健壮的植物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假设两株植物溶液以上部分完全相同,实验过程会出现
A.两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都相同 |
B.两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都不同 |
C.两植株蒸腾速率不同,离子吸收速率相同 |
D.两植株蒸腾速率相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 |
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农民在同一块田里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或季节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种(如水稻和番茄)。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长期种植水稻会导致农田的 Mg2+浓度增高 |
B.轮作是针对同种作物的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措施 |
C.轮作有利于不同种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作物产量 |
D.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对地力无影响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中央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