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
的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时
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 L= 0.1m,两板间距离d =" 0.4" cm,有一束相同的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先后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入两极板间。已知微粒质量为 m = 2×10-6kg,电量q = 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10-6 F,取g=10m∕s2.求:

(1)第一个微粒运动的时间
(2)为使第一个微粒的落点范围能在下板中点B到紧靠右边缘的C点之内,求微粒入射的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
(3)若带电微粒均以第一问中初速度v0的最小值入射,求最后一个带电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的电势能(取地面为零势能面)。

Ⅰ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4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并求出结果。

(4)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
某中学的物理“小制作”小组装配了一台“5 V,0.5 A”的小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小于1 Ω.现要进一步研究这个小直流电动机在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①直流电源E:电压6 V、内阻不计;②小直电流电动机M;
③电压表V1:量程0.6 V、内阻约3 kΩ;④电压表V2:量程6 V、内阻约15 kΩ;
⑤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2.5Ω⑥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5 Ω;
⑦滑动变阻器R:0~10 Ω、1A;⑧开关一只S,导线若干.
(1)首先要比较精确测量电动机的内阻r.根据合理的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控制电动机不转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合适的示数,电压表应该选_______,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15 V,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内阻r=______Ω,这个结果比真实值偏_____(填 “大”或“小”).


(2)在方框中画出研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示,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 W.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是m/s2,小球的初速度是 m/s,
小球通过A点时的速率是m/s。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秒表 B.坐标纸 C.天平 D.弹簧秤 E.重锤线
(2)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需直接测的数据有()
A.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 B.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C.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水平坐标 D.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竖直坐标
(3)下列有关减小该实验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都连接起来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 + 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3)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秒表测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s。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是,因此失误,由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偏大,偏小,无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