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 B.盛行西北风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冬季常形成沙尘暴天气 | B.①处容易形成火山喷发 |
C.甲--乙较乙--丙河段更容易形成滑坡 | D.②处岩石坚硬不易塌陷 |
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回答下面1-3题。造成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
对图中高温区域进行有效监测,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数字地球 | D.全球定位系统 |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29~30题。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A.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
C.地势低洼且起伏小,易受洪涝影响 |
D.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
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14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C.春旱、暴雪、沙尘暴 | D.洪涝、寒潮、泥石流 |
做好防灾减灾,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①利用GPS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应用
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③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④利用卫星遥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
⑤加强政府对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A.①②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⑤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 | B.云贵高原 | C.东南丘陵 | D.华北平原 |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4~25题。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⑤人工美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