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为  斜,B为  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风力)的  (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
(5)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

A.黄土岩性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充分发挥海南省洋浦港的区位优势,我国将其设立为第四个保税港区。依托洋浦的产业基础,把洋浦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林一浆一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结合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海南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析说明洋浦建立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的主要条件。
(3)海南岛建立“林一浆一纸”一体化产业基地是否可行?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4)海南省属农业(地域类型),与广东相比,海南省发展该农业具有哪些自然区位优势。(6分)
(5)古老的制盐方法是在海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利用太阳能蒸发法获得食盐。从盐场的分布看,有利于晒盐的季节盛行风向。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共16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甲和图乙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读“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小于4%者为年轻型国家,图中属于年轻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大于或等于7%者,为老年型国家,图中属老年型国家的是_____和_____。
(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这反映了这两国_____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国民平均寿命_____。
(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或老年人口过多,各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图1中自然带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没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水平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百帕(选择填空)。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2)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线中,可能形成晴朗天气的是____线,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____线附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