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东亚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居民点与丙山峰之间的距离约 千米,两地温度相差 ℃。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该地夏季的盛行风向是 ,分析A、B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及成因。
(4)与甲居民点比,乙居民点泥石流的潜在威胁较大、深秋的清晨多雾,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简析此时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向。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我省某地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A图表示的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分)
(2)B图是地貌,往往形成于地区;近年由于人类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4分)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6分)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极大值的地区是。
(4)该日,Q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或小于)P地,M地昼长为。
(5)Q地位于M的方向。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
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